沈帥青:小錢辦大事 擺脫奧運「詛咒」
發布時間: 2016/08/08 08:00
巴西奧運開鑼,開幕禮不止以環保為題,連開支預算也「環保」。雖然縮水,但其實也是此盛事的未來方向,一辦奧運燒錢多,更有國家詛咒之稱,不想辦法小錢辦大事,何以永續?
4年一次的奧運,日前在里約熱內盧展開,以歷史、環保等為主題的開幕禮,觀眾看巴西如何展現當地的軟實力、文化,但只是如此?其實也是如何運用低預算辦盛事的示範。
今次開幕禮的預算,無疑較之前大縮水,據負責開幕禮的創意總監所述,團隊僅有5,590萬美元的預算去完成奧運、殘奧的開幕及閉幕4場演出,不單較原來的1.14億美元預算大幅縮減,且只有2012年倫敦奧運的十二分之一,更不及2008年北京奧運的二十分之一。且今次開幕禮的表演嘉賓,全是義工。
沒有大筆預算,當然難有高科技,舞台簡單得多,但里約奧運開幕禮得到的評價並不是寒酸,而是示範靠創意突圍,例如難像北京奧運般,有逾百米的超巨型螢幕舞台、4.4萬個LED燈等,但里約奧運一開幕,千名表演者聯手揮動250塊巨型錫紙,構成不同幾何圖案,又以投影技術,令觀眾錯覺舞者在高空飛舞,也獲外媒讚揚,憑創意克服了成本問題。
當地展現的巴西舞蹈,又找來變性名模Lea T演出,亦獲讚並能夠顯示當地的國家文化、地方包容度等。
花小錢要辦大事,最大原因固是巴西財困,只能夠削減籌辦成本應付,又要求一些奧運場館「瘦身」等,但事實上,如何減低奧運的籌辦成本,相信也將是日後不少申辦奧運國家的方向。
舉辦國際大型體育賽事的開支,屢見驚人數字,北京奧運被指花費高達400億美元,至倫敦奧運變得比較「便宜」,但埋單也要145億美元,之後2014年的俄羅斯索契冬奧,更是重拾升勢,達到約500億美元。
雖然辦奧運盛事,有助把國家向全球數十億人推銷、彰顯國力,可是動輒要花過百億美元,多少國家花得起?尤其現時全球經濟向下行,要負擔如此高昂成本,難度更大。
更甚的是,辦奧運的實利究竟有多少,愈見受到質疑。例如縱可帶來觀看賽事的旅客,但是一般的觀光客,卻會避開人潮而選擇不到當地,未必有賺,且連當地的人也會因城市封路、避免人擠人而減少外出,結果國內消費亦降低。愈來愈多人覺得,這筆「廣告費」並非物有所值。
美國經濟學家Andrew Zimbalist,去年著書《奧運的詛咒》(Circus Maximus),就形容舉辦奧運,像一場經濟大賭博,輸多贏少,如北京奧運與倫敦奧運,觀光客數字不升反減,經濟效益被誇大,且又指居民不受惠、體育館在賽後荒廢等,認為辦奧運給國家帶來的傷害,反而似是「詛咒」。
這個既不只是巴西奧運,實際也是未來主辦國的問題,就如2020年的東京奧運,現時已預言超支6倍,當地有不少的輿論分析,已為政府的公債又上升而憂心,怕觸發經濟危機。主辦明年世界大學運動會的台北市,市長柯文哲上月明言不玩金錢遊戲,不要炫富誇耀的開閉幕式。
奧運本為促進體育、人類和平,後來愈辦愈舖張,各個主辦國故想展現最美好一面,但為此耗費大量人力物力,分分鐘連國民也反感,如何減少燒錢場面、多些文化展現,精打細算,才是出路。
撰文 : 沈帥青